给会员们提供了这么好的资料,非常感谢兰石版主。
都是一些基本知识,仅供大家参考,只是有一小小要求,请大家不要转帖。
■ 本版面版主 :兰石斋主
大浪淘沙始见真
春兰名品方字的传承之路
在资深兰友的玩兰过程中,大家对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名品,都抱着情有独钟的心情,不希望名品散失或失传。如春兰紫绶金章,蕙兰盖字,江荷水仙素等。因为兰人的心中,总想把经典的东西保留下来,传承下去,显示出对传统的继承和兰文化的延续心态。这种心理,造就了许多兰友对稀少的历史经典名品格外重视,追求着众多的现象。其中,对春兰方字的传承和追求,也是其中的一个小小插曲。那么,方字的情形到底如何呢?
方字的历史记载资料
《兰蕙小史》:“三瓣短阔,分窠蚕蛾捧心,如意舌,肩平,色绿,干长。”留下一张黑白照。
《兰蕙小史》黑白照
《续兰蕙同心录》中记下此品:“出宁波方姓。三瓣圆紧,细脚收根,捧舌丰满,梗高而细,惜瓣背红筋未净。”有线描图一张,因其线描虽为古籍资料,然从其线描的多个兰花形态看,过于美化,只上图不做评论。
线描方字图
沈氏父子《兰花》“抗战前由兰贩选出。三瓣头圆而阔、收根,分窠,蚕蛾捧心,如意舌,肩平,色绿,花葶长。苞叶赤黑色,叶尖钝,叶质厚,脚壳低。”有一黑白照一张。
沈氏父子《兰花》黑白照
另王叔平《五十年艺兰经验谈》、《佚名兰蕙图谱》、诸友仁《兰花》、冯如梅《乃安居艺兰笔谭》、绍兴兰协《绍兴兰文化》、马胜利《春兰谱》、《江浙兰蕙》、刘清涌《兰蕙宝鉴》、《中国兰花名品珍品鉴赏图典》朱和兴《兰蕙小史新版》、丁永康《中国兰艺三百问》、吴应祥《中国兰花》等著名兰谱均记入此品。
牟安祥老师在《兰蕙小史名品赏析》一书中对方字及有关兰谱对方字的记载,有如下的描述:方字叶长25-35cm左右,宽1cm左右,叶姿半垂状,叶质厚,叶色淡绿,叶脉浅,叶尖钝,叶片略有光泽,新芽深紫红色,脚壳低。花苞深紫色,内苞衣转绿,子房苞衣绿彩缀绿纹,打开后十分宽大。花葶细长,白绿底带紫晕,茎节紫红,高12-15cm左右,花形在4.5cm左右,外三瓣短阔大圆头,收根极细,紧边,一字肩,捧瓣为分窠软蚕蛾捧,覆于蕊柱之上,如意舌上红点鲜明。花色翠绿有隐纹。
关于“方字”、“逸品”出现混淆的事情,兰著上也曾出现过,《中国兰花名品珍品鉴赏图典》中“方字”图片,很有可能就是“逸品”。
关于“方字”的落山时间,沈氏父子《兰花》中说“抗战前由兰贩选出”,《中国兰艺三百问》中说“1920年左右浙江宁波方姓爱兰者选育”,这个说法比较切妥。吴应祥《中国兰花》中说:“据说在1937年由兰花商贩选出”,这种说法显然是不正确的。
我个人认为,上面牟安祥老师对花的描述中“子房苞衣绿彩缀绿纹,打开后十分宽大”、“ 花葶细长,白绿底带紫晕,茎节紫红”、“ 花色翠绿有隐纹”,红色字体是典型的逸品特征描述,因当时见不到真正的方字,可见到的是逸品冒充的方字,所以按逸品的描述也可以理解。
余姚的方字来历及流传
1994年,余姚养兰前辈张本初向绍兴诸水亭老先生引种方字,诸水亭答应了,诸老先生的大儿子舍不得把仅有的一盆方字出售。诸老先生说:老张是老朋友了,方字卖给老张,我们以后还可以想办法。这样老张买得诸老家仅有的一盆方字,共5个头,2苗前垄完草,2苗残叶后垄带一芦头,苗价100元一苗,只算前垄二苗完草,共付200元。(以前我曾发帖称老张引种时诸老先生的二儿子在,今年特意向老张询问了引种方字的详细过程,引种时同在的是诸老先生大儿子,现特作更正)
老张把方字拿回余姚后,余姚另一养兰爱好者范天雄分得带芦头的2苗后垄,老张自己养2苗前垄,因为此草不好养,老张的前垄苗未能养好,最后死掉,范天雄的方字后垄苗养到10年后的2004年也仅有4苗草。2004年余姚谢毅创主任向老张引方字,老张没有了方字,说范天雄那里有4苗方字,谢主任以500元一苗的价格向范天雄购买全部4苗方字,并说好养多后回送2苗给范天雄。2005年谢主任的方字开出一朵花,这也是1994年老张从诸老先生那里引来方字后在余姚的第一次开花,谢主任把开花的方字拿到陈松虎所开的松兰面馆(因当时兰友早上、晚上聚会就在松兰面馆),大家都第一次见到方字,好几位朋友都想分种,最后余姚朋友谷建利在谢主任那里分得方字后垄苗。我因未前往没见实花,只看了冲印的照片,05年的方字开品没有留下数字照。至2006年,谢主任的方字又开了一朵,已有4苗大草,这次谢主任打电话要我带相机拍照,那天我记得是星期天(照片记录的数据是2006年3月5日),下午就在松兰面馆的门口给方字拍了各个角度的照片。喻伯军老师在我拍照的前一天(即3月4日下午)在谢主任家里给方字拍照留影,后来网上能见到的方字照片也就我与喻伯军拍的这几张,由于当时我的小数码相机,照片有些偏色。拍照后我又向谢主任提出引种要求,谢主任称再养一年就分种给我,谢主任花后把这盆4苗的方字分二盆养,很可惜这二盆的方字大苗在分盆后的春夏交替之时全部软腐死亡。
就这样,方字在余姚的种源仅剩谷建利这里的后垄,好在谷建利把方字这种源延续了下来,后分种给陈松虎。我等了三年以后,从陈松虎那里分到2苗中小后垄苗,期间陈松虎又把方字分种给王金亭、赵宏均、陈宏伟和上海的花精,赵宏均后分种给王力波,今年喻伯军又在赵宏均那里引得一盆带二花苞的5苗方字和2苗老草,花精的方字分种给江苏一兰友华光和绍兴沈青春,沈青春所引方字还养在花精那里,我这里曾分种给北仑方若晗会长和花痴姑娘、江苏朋友赵伟元,花痴姑娘由于种养不善倒草,后又向我引得一苗后垄,江苏朋友赵伟元和花痴姑娘后一次引的苗至今还在我这里种养。经过我的初步统计,目前余姚朋友和从余姚分出的方字总共量大小70苗左右。
方字在余姚的开花情况及开品照
2005年2006年余姚谢毅创主任各开一朵花,2006年留照,见我06年所拍方字照和喻伯军所拍方字照;
2008年陈松虎处起一个花苞,但花苞被冻伤未能开花,但我留有花苞照,见我08年所拍花苞照;
2013、2014年赵宏均兰苑方字开花,我未拍照,赵总是否留花照不清楚;2015年王力波一盆开四朵
王金亭一盆开一朵
见我今年拍的照片,我的方字一盆一花,于
余姚流传方字开品与兰谱照片的特征对照
从我找到的兰谱中方字的二张黑白照分析,分析《兰蕙小史》中的一张黑白照,虽然很模糊,仍然能看出此方字的较好开品,外三瓣短阔,外瓣收根细,我认为是开得恰到好处的时候所拍。从舌左下方的阴影看,外瓣还向前拱抱,因照片为平面,瓣向前拱抱时照片上看着瓣很短阔,这样的效果也可在我拍摄的方字初开照中见到,此黑白照拍摄角度较低,显得捧向上昂,舌仅见尖端,肩显得更为平,另从这个黑白照中看出,外三瓣都有尖端,贴壳下部边缘放射线较直,虽见不到贴壳上部,可以想象并不是很阔大,花杆上见一深色苞衣,从二张苞衣的间距长度看,方字确实有很高的花葶。从此黑白照看,舌、苞衣、苞衣间距都与余姚流传方字相同。
从沈氏父子《兰花》中的黑白照分析,如意舌、分窠蚕蛾捧、苞衣色都与《兰蕙小史》中的黑白照一致,但沈氏父子《兰花》中的方字照拍摄的时间为久开,捧已敞,舌已平展,外瓣因久开少拱抱而显得比《兰蕙小史》中的方字长,二副瓣端圆头,仍可见主瓣尖上的白边位于图片瓣的里面,说明主瓣仍盖帽状。依我理解,二副瓣的白边仍有少许紧边,因此我们见到图片上副瓣圆头,实际可能与主瓣一样瓣端尖也在瓣图片内,只是看不清楚而已,上面的这些特征都与余姚流传方字相同外,沈氏父子《兰花》中还记载了“苞叶赤黑色”这与余姚流传方字完全一致(见花精版主方字花苞分解照与花葶特写照片)。
从前面二黑白照看,余姚流传方字最显著的特征,蚕蛾捧、如意舌、瓣收根细、苞衣赤黑色、花葶高、苞衣间距大,都与兰谱一致。二张黑白照片中,方字的贴壳苞衣展开,比余姚多数开品的贴壳苞衣阔,然而今年王力波所开一盆四朵花的方字中,三朵都是以往见到的紧窄贴壳苞衣,而一朵且是展开的苞衣,其大小与这二张黑白照上相似(见稍阔贴壳苞衣花正面与苞衣特写照),但与逸品那样的宽阔苞衣是不同的。
《兰蕙小史》、沈氏父子《兰花》中都未提到瓣上是否有红筋,在《续兰蕙同心录》中记载:“方字,出宁波方姓。三瓣圆紧,细脚收根,捧舌丰满,梗高而细,惜瓣背红筋未净。”王叔平《五十年艺兰经验谈》中有关方字的评介:方字,发现人:宁波方氏,优点:三瓣圆头、捧舌丰满、梗高,缺点:有红筋。所以说,方字瓣背有红筋是无疑的,也非常明显,这又与余姚流传方字吻合。另外记载有“捧舌丰满”,这与我今年开品照片与06年所拍的照片上的中宫形态完全一致,王力波、王金亭所开的照片中,有个别捧搭在一起,估计苗也未及我和当年谢主任苗壮的缘故,初开时二捧相搭、舌缩捧内现象,但开后几天交搭二捧微开,形成饱满状态。可以肯定,方字与其他品种一样,壮苗开出的花捧舌丰满,外瓣阔大,苗瘦弱相对外瓣长,收放不明显
方字归入水仙瓣和梅瓣的个人看法
方字按兰谱记载都归类到梅瓣,因其中宫之故。梅仙归类主要是以中宫为依据,往往捧瓣雄蕊化强者,归入到梅瓣,通常雄蕊化强的舌如如意舌、龙吞舌就短小不舒展;雄蕊化弱的水仙往往是大圆舌、刘海舌占多,多数舌面久开下展甚至后卷,因此如意舌一类的花都会归类到梅瓣。就方字来看,是软蚕蛾捧,如意舌,因此归类到梅瓣也理所当然。然而,从方字整花看,有时其外瓣拉长,外瓣端出现尖峰,撇开中宫,完全是水仙类花的常见外瓣,而且从弱苗上开出的花,其外瓣瘦长,瓣端拱抱,完全是水仙瓣特有的特征。这也是为啥逸品能冒充方字的原因之一,再加上逸品冒充方字后,不少人对花品的描述就依据逸品的形状,由此很多人认为方字也可归类到水仙中。
依我个人的看法,方字还是依据历史兰谱的归类,归类到梅瓣中比较合理,梅仙分类毕竟是以中宫的形态作为依据。但把方字归类为梅形水仙也是有道理的,因方字的外三瓣、拱抱、有时瓣端的尖峰都符合水仙瓣的特有特征,其实梅仙本是一家,只是雄蕊化程度不同而已。
为啥逸品能冒充方字
早在2006年,我就想写一个区别方字与逸品的帖子,因资料不多一直未能完成,现在看来就没有这个必要了,从方字的照片一眼就能分辨方字与逸品,而且方字的花始终比逸品小一圈。这里还是想探讨下为啥逸品能够冒充方字,除了很少的兰友能见到真方字的原因外,方字的一些开品形态确实与逸品有相似之处。今年王力波方字开花时,见到方字真容后,曾说了一句:现在知道为啥逸品能冒充方字了。撇开中宫,今年王金亭所开的方字外瓣形态几乎可与逸品乱真,王力波所开的其中一朵瓣端拱抱,也与逸品神似,就形态来看方字与逸品有相似之处;另外,一般我们都认为逸品的瓣上筋是绿筋,但逸品花苞受光强时,瓣背一样能显示红筋,只是我们见到的少而已,我也见过逸品贴壳苞衣不很宽阔的,因此长期以来,方字一直被逸品所冒充。
我想通过我这个帖子以后,不会再有人把逸品来冒充方字了,我整理的这一些资料,奉献与大家,愿与大家一同探讨。保住一个名品不容易,让名品流传并发扬光大也不容易,这期间许多爱兰人士都默默传承,才使得今天百花齐放。我们余姚兰友保存了方字这个历史传统品种,也算是功劳一件,当然我也有点小功。
此文部分引用喻伯军老师、花精版主有关方字照片,初稿完成后交由喻伯军老师、王力波秘书长校正,在此一并感谢!
附:方字舌侧面正面照
方字新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