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登上去的文章里有的地方可能不顺, 希望请大家指点, 也请大家见谅。
另外兰友们对于中国兰花有好经验, 我们互相交流。
请大家注意:
本网登上去的文章版权“世界蘭文化交流會ㆍ韩国兰花网”所有, 未经管理员的许可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Total Articles 58
目前为止,已知道的色花发色类型有四种。
1. 一种是自花蕾展开到凋谢为止,花色的浓度没有变化始终保持相同颜色的先明性。
2. 第二种是花色没有极端变化,开花时慢慢提高花色浓度,这属于后明性。
3. 第三种是从裹在苞衣中时就带有花色,之后逐渐提高花色浓度,属于后明性。
4. 第四种是从花蕾展开开始就显示最高浓度,开花后花色逐渐变淡。
如何判断特定的兰花属于什么类型呢,只有在历经几年的发色过程中掌握它的性质才能得出结论。也就是说在几次发色失败,最终获得成功的情况下才能了解。不过现在有一种倾向,就是人们很随意地下结论说出部分色花个体的性质。特别是采集品,往往随意断定是‘先明性’或‘后明性’及‘后发色’等,这不能不成为问题。
区分和掌握色花的发色类型,是为了更加客观的反映个体的发色信息。即,了解特定兰花属于什么发色类型,对发色很有帮助。色花的优劣程度并不是根据发色类型来区分的。********Tip.
在四种色花类型中,赤花占第一种和第二种类型居多,朱金色花占第二种和第三种类型居多,紫花占第四种类型的居多。当然也有例外,其它别的色花中也有不属于主流的色花。![]()
发色作业的前哨战,休眠管理
谈论色花的花色时,休眠就像中草药中的甘草一样,与花色有最大关系。特别是紫花和赤花,在休眠期也需取下花筒进行采光,这种方法叫低温多光。不过也有人会问,阳光都有热量,阳光照射肯定会使温度上升,怎么说是低温多光呢。
其实低温多光的概念是针对冬天天气的说法。特别是上午采光,根据兰室环境的不同,也会在增加采光量的同时降低兰室温度。这个方法就是通风。这个方法效果不理想时,也有些经验丰富的养兰人士在上午把兰盆放在室外阳面上。当然这需要更细心的管理。
紫花和赤花和别的兰花不同,有时经常需要在1月上旬提前取下花筒进行采光调整。所以到了这个时期,只能根据去年的养兰经验来决定是否采光。如果对上一次开花的花色不太满意,有必要调整采光时期。黄花和朱金色花也一样,取下花筒的时期非常重要。
另外花茎松动、花叶展开时,不管什么时候都要取下花筒。而且一直兰花盛开为止,都要仔细观察花色变化。而且要细心记下是在兰室的窗户边采光的,还是在阴暗处采光等所有事项。等所有这些事项逐渐变成经验的时候,发色确确实实会变得更客观。
![]()
发色作业的开始,花筒作业
花筒作业的关键是掌握盖上或取下花筒的时期。对于这一点,最好掌握每个兰花的详细资料。如前面所说,提前给赤花盖上花筒,或稍晚给朱金色花和黄花盖上花筒,这些只不过是一种说法而已。所以应该根据遗传性条件的微妙差异和多种个性,每年尝试新的做法。
当然采取这些新的做法后,也有可能得不到满意的效果。与培养出名品兰花的兰友见面后,就会明白他们都是在这几年的盖、取花筒的过程中积累了经验,最后利用自己满意的做法达到培养出名品兰花目的。
另外,选择花筒时,也要慎重考虑花筒的材质和大小等。现在有很多种材质的花筒,每个兰友使用的大小也不一样。所以有必要重新检查一下现在使用中的花筒。虽然使用花筒是为了发出美丽的花色,但不小心也会伤到花蕾,所以要注意它的大小及材质给兰花带来的影响。
![]()
利用各色花的主要色素进行的发色
所有色花的管理中最基本的因素是抑制叶绿素的合成或促进分解。抑制叶绿素生物合成的方法是阻断阳光。花筒的意义就在于此。再者就是合成叶绿素的分解作用,这在晚秋后的低温管理中完成。即,在秋季,高日较差会促进叶绿素分解,显露出隐藏的橙黄素(Carotenoid),氰化素(Cyanidin)在低温多光条件下被生物合成。秋季山上的枫叶就是这种原理。
此外,还应努力利用各色花主要色素的性质来完成生物合成。植物色素除了前面说的叶绿素之外,还有花青素(Anthocyan系列)和橙黄素(Carotenoid系列)。
虽说花青素是赤花(红花)的主要色素,但赤花(红花)并不是单靠这种色素来发色的。其中也有橙黄素的微弱发色。有的花感觉发色欠缺,是叶绿素起作用的原因。朱金色花也和赤花一样,虽然各色素的比率不同,但也是橙黄素和花青素在同时发色。
只不过是花青素(Anthocyan)色素的比率和赤花存在一些差异而已。在这里可以知道,除黄花之外,所有色花都有花青素在发色。花青素在阳光照射和高日较差及18度以上的高温下进行分解。因此可利用这种性质诱导生物合成。问题是红花,即使在休眠期,也要从1月初旬以后通过采光促进花青素的生物合成,这与朱金色花和赤花有些不同。春季参展的朱金色花,即使是一个品种,也有近似黄色的花和近似红色的花。
黄花的主要色素是橙黄色,结束完美的发色时,几乎看不到其它颜色。关于黄花的遮光管理目前还有多种意见。具体来说就是所有的花基本上都带有橙黄素,如果进行遮光,那么绿花(青花)是否也可以变成黄花呢。当然,所有春兰花只在其数量上有差异,颜色都带有橙黄色。只不过是被叶绿素遮挡没有发色而已。
有些所谓的急性黄花,一般和黄花没有色素差异。重要的是天生黄花是指不进行遮光管理的情况下,从遗传方面其叶绿素的形成能力很弱或者没有的个体,所以从开花到凋谢应该没有花色变化。
完全遮光的急性黄花根据环境的不同有可能变成黄花,但开花后进行采光时一般都会带绿色。不过自然的黄花没有太大变化。特别是后明性的黄花开始开花后,可以看到更深的花色。所以在对黄花进行发色时,很有必要掌握盖或取下花筒时期的相关资料。同时日后花色的变化过程也很重要。
紫花中发色的是叶绿素和花青素,橙黄色还没被发现或作用很弱,所以不影响花色。相反叶绿素对花色起到很大影响。有意思的是观察带粉红色的典型桃花时只能发现大量的花青素。所以从理论上来讲,除去紫花上的所有叶绿素,也有可能变成桃花。
色花种类的发色作业
赤花(红花):如上所述,红花的主要色素是花青素。这种花青素在温度达到零上18度以上时开始分解,并在阳光的照射下合成色素。所以在花蕾从化妆土上出来之前,需要通过完全遮光来抑制叶绿素的生成,一直到1月中旬再取下花筒,在低温多光的条件下进行发色。进行一段时间采光后,到了真正的开花期时需要保持采光量,同时降低夜间温度或提高白天的温度,或者晚上保持较暖和的气温,白天造成低温多光条件,从而提高日较差,以达到开花的目的。![]()
黄花:开始开花时,一般取下花筒来提高日较差。和晚秋天气一样的高日较差有助于管理。温度对橙黄素的影响比阳光大。在白天提高温度的同时增加采光量,会促进叶绿素的形成。所以在提高温度的情况下,也要提高日较差,以此促进叶绿素的分解。![]()
朱金色花:色素结构与红花和黄色相同。所以发色作业最难。根据以住的经验,一般在花茎充分生长之前不要打开花筒。这是最大限度地抑制叶绿素,同时依靠朱金色花本来资质形态发色的方法。也可以参考盖上花筒采用和赤花一样的管理的方法。据国外资料报道,采取和赤花相同的管理时,部分朱金色花会发出很难与赤花分辨的红色。
![]()
紫花:决定花色的色素结构较差。在大部分的色花中叶绿素是阻碍因素,相反紫花需要一定程度的叶绿素才能发出美丽的花色。并且,紫花的主要色素花青素在高温下会分解。如果为了开花而升高温度,那么花蕾期的美丽花色几乎会褪去,很多兰花会开出绿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