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 또는 일상 생활에서 느끼는 가슴 따뜻한 아름다운 이야기 보따리를 풀어 보세요.
■ 이 페이지는 회원만이 문장ㆍ댓글 검색과 쓰기 권한이 있습니다.
韩国兰花网网主金镇锡 为浙江兰友讲韩国养兰经验 2007.05.27
“闻其名,听其声,见其面”怕是我对金先生最为贴切的形容了。知道金镇锡先生的名字的时候,是2005年3月左右。当时浙江兰花网正在筹建当中,为找参考网站而进入韩国兰花网的。
第一感觉就是做这个网站的人,肯定是非常有耐心的人(当时,还不知道网站就是网主金先生自己做的),因为成千上百个HTML文件制作出来,毕竟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所能做到的,可以说,韩国兰花网是倾注了很多心血的结晶,或者准确的说一个网站在发展之初的 “最高境界”。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当时应该还没有3P代码的说法,所有的页面都需要在FrontPage里来制作,根据金先生的说法,当时是用六个手指敲打出来的。每一个链接就是一个页面,我们可以想象,金先生需要来回不停地敲打键盘多少次?没有强烈的求知欲,没有特别的耐心,这就是一件“难以完成的任务”。或许,这也正是现在我们现在这群急噪的年轻人,普遍缺乏的一种人生品质吧。“好学”两字,怕是难以概括金先生的对事业和人生的执着与虔诚之心。
金先生与浙江兰花网主叶平,是通过兰花认识的兰友,交流甚密,惺惺相惜。我也因此机缘得以有和金先生交流之机会。2006年4月份,韩国兰花网因更换服务器,在中国想找一家比较可靠的ISP(互联网服务提供商)。我就推荐了当时浙江兰花网所在的ISP,遗憾地是,韩国兰花网迁移至此,三天两头出现问题,并且对方服务态度恶劣,实始料不及。我也深觉汗颜,借此机会向金先生道歉,还望海涵。
2007年5月27日,浙江兰花网论坛斑竹聚会,有幸见到金先生。金先生态度很认真,对聚会上每个人的发言,都在一丝不苟的做着笔记,时而点头,时而思考,但大多数时间是沉默的。当叶总邀请他为大家讲讲韩国养兰的经验时,也就是从那刻起,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无论是在斑竹聚会上的发言还是车上的闲聊,金先生仿佛更愿意和我交谈的是网站的建设以及规划,偶有涉及兰花,也只言片语随又转到网站上来。可能是怕谈论兰花,与我这个兰花外行有隔阂的原因吧。
浙江兰花网是一个成长中的网站,需要兰界的前辈,网站的行家来做指导,能有此双重身份的也非金先生莫属。金先生的韩国兰花网定位明确,就是兰花,与兰花无关的东西很少出现或者根本不出现;再则,严格控制用户数量,对兰花信息也是积极把关,对论坛用户也实行实名认证。减少了服务器资源和数据库运行负担,最大化的为有效的兰友提供服务。正是由于这些,韩国兰花网显得专业,显得专精,兰友有疑难问题自然而然,也会到韩国兰花网上面查找和询问。这正是中国目前所有兰花网站只能望其项背,摇头而叹,力不能及的地方。金先生的“严谨”之态,可窥一斑。
中国有句土话,“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韩国兰花网,没有进入商业化运作。网站的主体,可能是金先生自己的兰花为主,这也是韩国兰花网个人网站发展过来的痕迹吧。但是即便进入商业化运作,以金先生为“将”,其网站品质也必如皎皎皓月。“三岁看小,七岁看老”,韩国兰花网专业的定位和独特的经营方式,已“决胜千里之外矣!”
金先生是艺术大学美术系油画专业的毕业生,爱好广泛,货币收集、集邮、音乐及摄影都有涉猎。目前身兼韩国兰花网·风兰网网主,韩国月刊、兰世界驻中国记者,社团法人,韩国兰联合会、国际兰交流会员·中国交流委员长。金先生东奔西走,为促进中韩兰花文化的交流,费心费力,功不可没。
对于金先生在中国兰上所表现出来的卓越的艺术性和对各种中国兰的高超的栽培技术,特别是对春兰(绿云)的培植技艺。略有耳闻,不敢妄加揣测。时间匆匆,没有来得及和金先生深入讨论有关兰花的事情,是件憾事。希望有机会再次拜访金先生,聆听教诲,实乃幸事!
-文章:浙江兰花网的网管jieji007先生发表的内容。
谢谢介绍。